图片
文 / 子玉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人的成长是如此,王朝的进化也是如此,作为从最原始的初级选手向标准的王朝转型的过程中清朝一样会遇到传统王朝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宗室问题、权臣问题等。而清朝的幸运之处恰恰就在于,在初期的时候“量产”雄主,皇太极解决了宗室问题,康熙解决了异姓权臣问题。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六,自感大限将至的顺治皇帝紧急将原任学士麻勒吉和学士王熙召到养心殿让他们起草遗诏,在遗诏中,顺治正式确定以时年八岁的儿子玄烨为继承人,立为皇太子,并以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
顺治之所以选玄烨不仅是因为幼年的玄烨聪慧好学,且玄烨受到孝庄太后的支持,更是因为,玄烨出过天花,有免疫力。当然,玄烨的母亲佟氏家族在清朝根基强大也是玄烨被选中的重要原因。
另外,顺治立玄烨为皇太子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终结了清朝初年皇位继承秩序混乱、宗室在权力交接之际屡屡争权的乱象,实施了在众皇子中选择继承人的建储制度,这一点对于清王朝来说也意义重大。
至于为何会以索尼等异姓为辅政大臣又是因为,皇太极即位初期权力被宗室所共享,顺治即位之后,权力被多尔衮所垄断,顺治想以任命异姓为辅政大臣的方式来结束宗室专权的现象。
初七,顺治驾崩,初八颁布遗诏,初九,玄烨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康熙帝。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辅政四大臣一一作以介绍。索尼,姓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为清朝开国功臣,努尔哈赤时期曾被授予一等侍卫,皇太极时期任吏部启心郎,随后又被授予正四品的骑都尉的世职。顺治年间,索尼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属于“四朝元老”;
苏克萨哈,姓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其父亲苏纳是太祖努尔哈赤的驸马。崇德六年(1642),苏克萨哈因功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年间又授议政大臣。因为揭发多尔衮阴谋篡位,苏克萨哈又被提升为镶白旗护军统领,之后,又因为军功晋升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遏必隆,姓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第十六子。顺治年间,进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
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天聪八年(1634)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二年(1638)又授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崇德六年(1642)封一等梅勒章京,提升护军统领,位列大臣。顺治亲政后,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
按照出身、地位和资历,四辅政大臣的排序为:索尼为首位,苏克萨哈第二,遏必隆第三,鳌拜第四。
不过,这四人虽然在班次上有区别,但形式上还是以共同辅政、集体制约的方式保持权力的平衡。
只是,遽然位居宗室之上,四大辅臣还是一时诚惶诚恐,因此他们就在宣读遗诏后首先跪拜诸王和贝勒,请求:“今主上遗诏,命我四人辅佐冲主,但我朝的政务从来都是由宗室协理的传统,我们几个作为异姓恐怕担不起这副重担,今宜与诸王贝勒等共任之。”
宗室呢,此时也没有任何人敢挑战顺治的遗诏,于是就只能承认现实,说:“诏旨甚明,谁敢干预,四大臣其勿让。”
由此,清朝在从顺治朝向康熙朝过渡的过程中就顺利摆脱了宗室干政的可能,皇权得以进一步集中。当然,这也是因为宗室中当时没有多尔衮这样的强势人物的缘故。
但历史的真相却是,辅政大臣也会成为权臣,典型就是汉朝的霍光,清朝虽然暂时摆脱了宗室,但还得面对权臣这一关。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所要面对的考卷。
不过,好在当时宫中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坐镇,其完全可以以其极高的威望在幕后控驭朝局。而且,孝庄还非常果断地拒绝了部分人要其“垂帘听政”的请求,从源头上杜绝了清朝后宫干政的路。
图片
孝庄无意垂帘
图源/剧照
当时的清朝形成了内以孝庄为中心,外以四大辅政大臣为辅佐,诸王贝勒监督朝政的权力格局。当时,一切军政命令,都以“辅臣称旨”的名义谕诸王、贝勒和大臣们遵行。
在初期的时候,这种格局还能维持,但随着后期四大辅臣能量的转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比如,索尼虽然威望极高,但却年老多病,精力逐渐跟不上了,而遏必隆又比较柔弱,缺乏主见,所以,四大辅臣就逐渐形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针锋相对的格局。
参照汉朝汉武帝给汉昭帝安排的几大辅臣之间的内斗的历史事实,康熙这几位辅臣之间也必有一战,尤其是在鳌拜此人极其强悍且权力欲望极强的情况下。
不过呢,由于鳌拜、索尼和遏必隆都属于黄旗,而苏克萨哈属于白旗,所以,鳌拜三人就先结成盟友对付苏克萨哈,这是由清朝八旗之间自成体系且恩怨极深的现实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鳌拜将四辅臣之间的权力斗争先上升为黄白二旗之间的博弈,极大地利用了黄旗本来就拥有的优势,手段确实高明。最终,在三人强大的攻势面前,苏克萨哈即使能力再强还是败下阵来。
此时,不管是康熙还是孝庄对这场辅臣之间的战争也看得是明明白白,因此是极力出手干预防止事态的扩大。
在鳌拜权势持续扩张逐渐不受控的情况下,索尼就于康熙六年(1667)三月与其他三人联合奏请康熙亲政,以期终止这场内部斗争。不过,索尼却紧接着于六月去世。七月,康熙在太和殿接受诸王、贝勒和文武百官的朝贺,宣布亲政。不过呢,鳌拜等人依然被允许以辅臣的身份继续处理朝廷军政事务。
原因呢,一是康熙当时毕竟只有十四岁,经验不足,更重要的是,从辅臣辅政到皇帝亲政之间毕竟还要有个过渡。只是,因为索尼病逝,剩下的三个辅臣之间的斗争只会更加剧烈,几乎就是鳌拜和苏克萨哈之间的个人战争。
由于鳌拜经营已久,势力范围极广,所以康熙的亲政之路上也满是障碍,双方的博弈主要集中在对于人事权的争夺,而鳌拜也每每总是获胜,康熙成为标准的傀儡。
图片
康熙初期被辅臣架空
图源/剧照
最终,鳌拜不顾康熙的反对强行将苏克萨哈绞杀。苏克萨哈被杀之后,遏必隆对鳌拜也只能完全顺从,典型就是,主动推鳌拜上座,承认了对方的首辅地位。
此前,鳌拜还有苏克萨哈制衡,而此时,康熙只能独自面对鳌拜的锋芒。
康熙六年(1667)八月,朝廷授鳌拜一等公,原有的二等公爵位由其儿子那摩佛继承。次年(1668)正月,朝廷又加鳌拜太师。
此时,鳌拜已经通过对关键人事岗位的渗透完成了对朝廷的控制,当时,领侍卫内大臣、秘书院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兵部尚书噶褚哈,兵部侍郎泰璧图等人都是鳌拜的死党。同时,鳌拜的弟弟都统穆里玛,侄子塞本得也是鳌拜控制朝政的关键人员。
当时,许多朝廷文武官吏都是出自于鳌拜的门下,鳌拜的家成为了朝廷的决策机构。有些人为了巴结鳌拜甚至肉麻地吹捧鳌拜为“圣人”。
对于反对自己的人,鳌拜也是铁血手段,比如,将内大臣费扬古和其两个儿子处死。
总之,鳌拜通过对关键人事的干预完成了对朝政的渗透,通过对信息的垄断将康熙与外朝、天下隔离了起来,甚至在康熙面前故意大声呵斥大臣以威慑朝臣,对此,康熙自然是内心愤懑,表示:“鳌拜欺朕专权,恣意妄为。”
要知道,康熙的志向可是要做圣君的,当年,顺治问康熙的志向时,康熙的回答就是,“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在即位之后,他更是对孝庄说过这样的话:“惟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所以,康熙必然是要终结权臣政治,向鳌拜亮剑的。再说,康熙个人的素质也并不低,且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据史书记载:康熙对于文化是“凡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无不融会贯通,洞彻原委”;对于武功是,善于骑射,经常向侍卫请教,继承了祖宗的骑射传统。
另外,孝庄对康熙的教育也是关键,康熙后来就曾说过这样的话:“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庄将一生中所见、所参悟的一切经验、能量都传给了康熙。
再说,此时的康熙只是部分权力旁落,而鳌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如曹操、杨坚这样能左右天下局势的权臣,其和霍光、宇文护这样的人都是不能相比的。
所以,康熙是具备将鳌拜势力铲除的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的。比如,康熙就将时任吏部尚书的索尼之子索额图调为侍卫,然后和其谋划铲除鳌拜势力的计划,同时还以亲信控制了京师的卫戍权。
不过,鳌拜毕竟个人素质强悍,也经营日久,康熙对于鳌拜势力还是发出了“其力难制”的感叹。
最终,康熙决定智擒鳌拜,选拔了一批年轻力壮的侍卫整天玩摔跤游戏,而且是当着鳌拜的面玩。此举一是给鳌拜形成自己不务正业、无意权力的错觉,二是让鳌拜逐渐习惯这种模式,放下戒备之心,然后在关键时刻对鳌拜发动突袭。
康熙八年(1669)五月,在鳌拜一次进宫入见时,康熙果断对其发动袭击,当场将鳌拜制服,一朝回收了皇权。
不过,康熙并没有杀鳌拜,而是将其监禁至死,原因就是,康熙在审问鳌拜时对方突然脱掉衣服向康熙展示自己当年在战场上救太宗皇太极时而留下的累累伤痕。
图片
鳌拜也曾是一员虎将
图源/剧照
康熙心一软,也就饶了鳌拜一命。当然,康熙之所以没有杀鳌拜也是因为鳌拜只是专权,并没有造反的动机(当然鳌拜也没这个实力)。
总之,康熙在智擒鳌拜之后彻底终结了权臣政治,回收了皇权,正式开启了大清的康熙之治。为什么清朝皇帝的权力比较稳固,原因就是皇太极和康熙在源头上就终结了宗室掌权和权臣政治。
而且,康熙对于鳌拜一案的处理也比较温和,并没有采取过激的穷究、严打的方式,比如,对于那些附和鳌拜的一般官吏都只是从轻治罪。正是因为如此,清朝才避免了一场地震。
康熙政治之成熟由此可见。这一年,康熙不过才十六岁。参照历史案例,凡是在除掉权臣且能够承接权臣出局之后的政治局面的帝王都是雄主,比如,汉宣帝、北周武帝、唐高宗,所以康熙也注定会是一代雄主。
当然,康熙也是因为以霹雳手段终结了权臣政治才能在宗室和勋贵依旧强大的情况下迅速树立自己的绝对威望,从这一点来看,鳌拜反而成就了康熙。
不过,话又说回来,清朝在进化的过程中与权臣政治狭路相逢也是其必然要走的一段弯路。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进化、成长的过程中都很难跳跃式发展。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前秦之亡,大体如此
元朝之亡,大体如此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