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九月九都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节日的内容和形式皆发生变化,但其中一些古老民俗禁忌,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影子。这些影子就成了这两日民间忌讳到河边走的原因。
图片
(古代三月三踏青场景)
三月三
三月三为“上巳节”,是古代民间的一大鬼节。民间传说此日,鬼魂从地府被放出来,就像刚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犯人一样,一时找不到方向,在人间四处游荡,无所忌惮。古人为防止不招惹、触怒这些游荡的鬼魂,为三月三制定了许多规矩,也就是禁忌,至今还保存了十多项。这天一个人不可单独在河边行走,便是其中的禁忌之一。原因有两个,其一,古人认为河里主要是鬼魂的通道,是民间送鬼的主要地方,也是接神鬼的地方。其二,河里有水鬼,三月三要找替身,如果让水鬼附身,在以后的日子易落水身亡。
图片
(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山歌节,又称情人节,以山歌为媒,连结成婚姻,如壮族、苗族、侗族等。山歌节看似很欢乐,也很浪漫,其实也是来源于古老的鬼节习俗。山歌发源于古代祭祀的巫歌,民间传说具有驱除鬼魅的作用。如一个人处在莽莽山林之中时,只要哼几句山歌,立马就会消除内心的恐惧。又如,有的少数民族山歌不能在家里和村寨周围唱,就是为了防止山歌把住在家里的祖先之魂驱赶出门,不能荫庇他们。对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神鬼不分,认为祖宗之灵既是神也是鬼。而三月三年轻人以山歌联姻,传说是为了防止游荡的鬼魂掳走青年男女的魂魄,与鬼魂配对,只要人间男女配对了,鬼魂就无法下手。由此,青年男女在对歌时,互赠带红带子的礼物,一是定情之物,二是辟邪之物。
图片
(古人九月九登高)
九月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端午、中元、冬至一起,为古代民间祭祖的六大节日。重阳与端午并称为民间的两大凶日,因此,在九月初九日这一天,民间既有辟邪避灾的方式,也有一些禁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面有两个当时的民俗风俗的词语,一是“登高”,即往高处走,走得越高越好。二是“插茱萸”,即在手臂上插了茱萸。古时重阳节登高、插茱萸是为了破解九月九之大凶,辟邪避祸。那时的人们认为,登得越高,离邪祸就越远,就越能避凶。如果往相反的方向去想,那就是越往低处走,距凶祸也就越近,而溪河不管处在何地方,其位置相对来说都是最低的,水往低处流呀。因此,古代习俗,九月九来到河边去成为最大的禁忌。九月九在民间还留存诸多禁忌,因与本文主题无关,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图片
图片
(重阳登高和插茱萸)
总而言之,农村俗语:“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是古代遗存的习俗,由于古人对自然界诸多事物的真相不了解,从而笃信鬼神。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显然已不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但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还是值得探讨。
如今的三月三已演变成一个健身节,如春游、吃荠菜煮的鸡蛋,也是一个欢乐节,如少数民族的山歌节,载歌载舞、情人相会的场面非常欢愉和浪漫。九月九,“两九相重”,故为重阳,如今又被确立为我国的老年节,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尊贤、守礼”的浓厚氛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